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详细内容

理论学习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兼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习近平“新质生产力”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4-09-09 09:32:35 浏览次数: 【字体: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决定这个本质的诸要素中,核心的要素是发展生产力。可以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20世纪70年代,面对全球科技大爆发以及国内生产明显不足的情况,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主张在国内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对当前形势作出了正确判断,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人们也在实践中感知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性并对其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作为一种生成性存在物,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经历了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进化历程,体现出邓小平对于科技创新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20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不断涌现。然而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1975年初,邓小平的中央领导职务得到恢复,他在关于科技工作向毛泽东汇报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大刀阔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1978年,在被誉为“科学的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更是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75—1988年他虽然还未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多次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重要性。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他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科学论断,强调“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此后,邓小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这一重要论断,展现出他对这一观点的坚定立场和深刻认识。1991年,邓小平更是进一步重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为中国科协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2年南巡讲话中他再次明确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至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主要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要素组成,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就会成为物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只要被劳动者所掌握就能成为劳动的生产力。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则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物的“科学技术第一”,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就会成为物的生产力,着重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核心地位,视其为推动经济社会及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动力。邓小平指出,“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地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认为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并且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于商品中的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力量。

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劳动者身上的“人的因素第一”,科学技术只要被劳动者所掌握就能成为劳动的生产力。“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把科学技术这个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本条件是人的实践活动,这深刻体现了邓小平对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他认为科技工作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量,必须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认识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之中。邓小平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并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的强弱和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教育水平一旦得到提升,人才资源的优势将无可比拟。只要拥有人才优势,并结合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就有信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因此,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价值和体制重要性的深刻强调。

二、习近平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实际上,自2019中美贸易争端发生以来,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核心技术“卡脖子”情况频发,迫切需要培育和发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加快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国内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探索新的发展“动能”来撬动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于2023年9月7日在哈尔滨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他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次日上午,习近平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一次重申,“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并就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出明确指引。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全新质态,阐述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的发展息息相关。新质生产力本质上仍是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全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用科技创新赋能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并使其优化组合,从而获得显著提升使其具备强大的发展动能。

新质生产力将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作为主要驱动力。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来直接或间接影响甚至改变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其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区别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当今社会,人类正大步进入一个“人机物”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加速突破应用,孕育出更加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的高技术含量新型生产工具。这些工具能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减少自然条件对生产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生产空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生产力迈上新台阶。

新质生产力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第一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劳动者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对劳动者的智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产业的兴起以及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扩大,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更高要求。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培养能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如引领科技前沿、创新型生产工具以及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同时也需要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应用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将更广泛的劳动对象作为物质基石。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然前提,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得到了极大拓展。通过科技创新,人类现在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手段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范围更是延伸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同时,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将其转化为劳动对象,显著提升了生产率。

三、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邓小平同志将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而习近平总书记则进一步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一思想的演变过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关系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体现了习近平“新质生产力”对邓小平“第一生产力”的继承与发展。

(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习近平“新质生产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根据时代变迁和实践需求进行发展创新。它既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不满足于现有的经验,而是致力于探索未知的世界,积极回应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开拓新境界。正是这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使其始终能够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进步的方向。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上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

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作为其科技思想的核心内容,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时,科学技术就已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反复强调科学就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致力于继承和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系统丰富、内涵深刻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这一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也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在新中国吹响了向科技进军的号角,明确要依靠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但由于中国受到“十年动乱”以及“四人帮”的影响,导致20世纪70-80年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度滞后。在对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反思后,邓小平当机立断将科技与教育作为关注重点,于1988年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不仅重申了科技生产力的思想,还将其放在第一位,让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江泽民继续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先进生产力的概念,明确“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推进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识的深化。进入新世纪,随着新的技术突破和重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更加显著带动性作用。对此,胡锦涛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正是对这一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进入新时代,量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智能化技术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习近平应时代需要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仅继续向世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蕴含着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习近平“新质生产力”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继承与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提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邓小平同志“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以创新驱动引领生产力发展,形成高科技生产力,走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重视。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强调“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启向西方开放与引进技术的大门。虽然邓小平与习近平都强调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习近平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与以往主要靠引进技术为主不同,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甚至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生产管理创新,是要以创新驱动引领生产力发展,形成高科技生产力,走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习近平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要以创新驱动引领生产力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打破当下我国发展面临的“卡脖子”技术瓶颈。

第二,下好人才先手棋,形成高素质的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质人才”保障。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邓小平“第一生产力”中关于“人的因素第一”的观点,两者都强调了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提升,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同时必须抓教育。”随后他进一步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邓小平立足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指出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进入新时代,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总结,习近平明确提出了要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第一要素,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对邓小平“第一生产力”的“人的因素第一”的继承,是在邓小平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统筹,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对此,习近平提出了科学技术靠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的现代化,直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第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开启现代化产业发展新篇章。在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通过对新技术革命的深入考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一方面主张以科技振兴工业农业,强调“我赞成加强基础工业和农业。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年到二十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他认为当新的科学技术在基础工业获得应用、并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后便能形成一些高技术新兴产业,并将农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指出要“确定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强调要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进入新时代,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则更关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及塑造高效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智能制造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这些领域的进步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深刻转型。而未来产业,则更加注重创新与前瞻性,涉足人工智能、生物信息、量子技术等尖端领域,它们的发展将引领科技和产业的新一轮革命,为高效生产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我们不仅能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必须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核心引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与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们必将塑造出高效的生产力,开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新纪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第四,以绿色引领生产力发展,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虽然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但由于受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征服论”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度处于相对立的状态,这导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等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和“循环”不仅成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这些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也是构成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关键组成部分。破坏自然资源,实质上是在破坏社会生产力,这样的发展方式虽然可能在数量上带来生产力的短暂增长,但却是以牺牲生产力的质为代价。而新质生产力与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环境投入和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生产力不同,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责任编辑:杨欣